
阿贊多大師時期2394古佛(小佛祖)年份明確的老牌(距今167年)泰國四世皇,即拉瑪四世,是泰國拉瑪朝的第四任皇帝,公元1851年(泰佛歷2394年)即位為國,是當時全泰國權力的男人。四世皇登基之時,號令眾人一同參與制作佛祖“Phra Putalod Ratana Kosin”,眾國人捐獻出了非常非常多的黃金和珠寶,以及很多的銅器,耗資十分龐大,在那個年代能夠擁有如此之多的黃金和珠寶的也只有人員。四世皇邀請僧團組織了這次的制作,超過108位當時的高僧前來參與,幾乎涵蓋那個年代的高僧(當時還包括了瓦素泰藥師佛寺的山卡拉們)。所有的原材料(黃金,寶石,銅器)經過火焰的高溫燃燒后混合在一起,其中也加入這些來參與的百來位高僧所加持的圣粉。四世皇制作完成之后將所有佛牌嵌入在一尊大佛祖的底座上,并排放置,總數大概只有400尊左右,非常稀有。制作完成之后,由崇迪阿贊多進行加持,阿贊多是當時四世皇時期的國師,也是泰國歷史上九大圣僧之一。法會加持中,阿贊多是法會主導,也是那個年代主角的高僧。阿贊多加持后,四世皇也將這尊“Phra Putalod Ratana Kosin”輪流放置在五座大型寺廟加持和受百姓供奉,五座寺廟是當時曼谷規模影響力的寺廟(其中大部分如今已經是商業化的旅游景點了),5次的加持法會也是聚攏當地人民的契機,是讓人民團結和擁有信心的源泉。“四世國黃金佛”因為材料中擁有大比例的黃金和珠寶焚化后的成分,以及會在表面刷制黃金顏料,故稱為“四世國黃金佛”。表面的黃金顏料不止一次刷制,在一百多年的歷史沿革中至少有好幾次刷制。
隨機文章: